朝扣富儿门,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

青云网 2024-04-26 02:53 分享 0
回答数 0 浏览数 4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  • 请填写验证码
暂时还没有回答,开始 写第一个答案吧
知识田野耕耘者 知识田野耕耘者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;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清晨拜谒权贵,傍晚随肥马奔波。残羹冷炙,掩藏着无人知晓的辛酸。富门高墙内,锦衣玉食,纸醉金迷。然而墙外饥寒交迫,食不果腹。同样的天空,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。达官显贵,权势熏天,挥金如土。而芸芸众生,挣扎求生,食不果腹。杯盘狼藉中,是他们遗忘的残羹冷炙;车水马龙中,是他们难以企及的肥马尘。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。统治阶级穷奢极欲,而普通百姓却颠沛流离,饱尝人间冷暖。今天,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依然严峻,消除贫富差距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,依然任重道远。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知识百科全书编纂者 知识百科全书编纂者

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原文及翻译赏析

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:

纨裤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丈人试静听,贱子请具陈。甫昔少年日,早充观国宾。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(读书破万卷 一作:读破万卷书)赋料扬雄敌,诗看子建亲。李邕求识面,王翰愿卜邻。自谓颇挺出,立登要路津。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此意竟萧条,行歌非隐沦。骑驴十三载,旅食京华春。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主上顷见征,欻然欲求伸。青冥却垂翅,蹭蹬无纵鳞。甚愧丈人厚,甚知丈人真。每于百僚上,猥颂佳句新。窃效贡公喜,难甘原宪贫。焉能心怏怏,只是走踆踆。今欲东入海,即将西去秦。尚怜终南山,回首清渭滨。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。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?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翻译及注释

翻译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,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。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,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。我在少年时候,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。先后读熟万卷书籍,写起文章,下笔敏捷好像有神。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,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。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,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。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,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。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,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。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,忧愁歌吟,决不是想优游退隐。骑驴行走了十三年,寄食长安度过不少的新春。早上敲过豪富的门,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。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,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。不久被皇帝征召,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。但自己像飞鸟折翅天空坠落,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。我很惭愧,你对我情意宽厚,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。把我的诗篇举荐给百官们,朗诵著佳句,夸奖格调清新。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,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。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,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。我要向东奔入大海,即将离开古老的西秦。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,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。想报答你的「一饭之恩」,想辞别关心我的许多大臣。让我像白鸥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,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纵擒?

注释 1纨裤:指富贵子弟。不饿死: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。儒冠多误身:满腹经纶的儒生却穷困潦倒。这句是全诗的纲要。《潜溪诗眼》云:「此一篇立意也。」2丈人:对长辈的尊称。这里指韦济。贱子:年少位卑者自谓。这里是杜甫自称。请,意谓请允许我。具陈:细说。3「甫昔」两句,是指公元735年(开元二十三年)杜甫以乡贡(由州县选出)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。杜甫当时才二十四岁,就已是「观国之光」(参观王都)的国宾了,故白「早充」。「观国宾」语出《周易·观卦·象辞》:「观国之光尚宾也」。4破万卷:形容书读得多。如有神:形容才思敏捷,写作如有神助。5扬雄:字子云,西汉辞赋家。料:差不多。敌:匹敌。子建:曹植的字,曹操之子,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。看:比拟。亲:接近。6李邕: 唐代 文豪、书法家,曾任北海郡太守。杜甫少年在洛阳时,李邕奇其才,曾主动去结识他。王翰:当时著名诗人,《凉州词》的作者。7挺出:杰出。立登要路津: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职位。8尧舜:传说中上古的圣君。这两句说,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,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,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。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。9「此意」两句是说,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。我虽然也写些诗歌,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。十骑驴: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。十三载:从公元735年(开元二十三年)杜甫参加进士考试,到公元747年(天宝六载),恰好十三载。旅食:寄食。京华:京师,指长安。⑾主上:指唐玄宗。顷:不久前。见征:被征召。欻然:忽然。欲求伸: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,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。⑿青冥却垂翅: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。蹭蹬:行进困难的样子。无纵鳞:本指鱼不能纵身远游。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,以上四句所指事实是:公元747年(天宝六载),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,杜甫也参加了。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,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,还上表称贺:「野无遗贤」。这对当时急欲施展抱负的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⒀「每于」两句是说,承蒙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,极力加以奖掖推荐。⒁贡公:西 *** 贡禹。他与王吉为友,闻吉显贵,高兴得弹冠相庆,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。杜甫说自己也曾自比贡禹,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。难甘:难以甘心忍受。原宪;孔子的学生,以贫穷出名。⒂怏怏:气愤不平。踆踆:且进且退的样子。⒃东入海:指避世隐居。孔子曾言:「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」(《论语》)去秦:离开长安。⒄报一饭:报答一饭之恩。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(见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),汉代韩信报答漂母(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),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。辞大臣:指辞别韦济。这两句说明赠诗之故。⒅白鸥:诗人自比。没浩荡:投身于浩荡的烟波之间。谁能驯:谁还能拘束我呢?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赏析

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,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。这类社交性的诗,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。常人写来,不是曲意讨好对方,就是有意贬低自己,容易露出阿谀奉承、俯首乞怜的寒酸相。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,直抒胸臆,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。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。

诗人主要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表现手法,将胸中郁结的情思,抒写得如泣如诉,真切动人。这首诗应该说是体现杜诗「沉郁顿挫」风格的最早的一篇。

诗中对比有两种情况,一是以他人和自己对比;一是以自己的今昔对比。先说以他人和自己对比。开端的「纨裤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」,把诗人强烈的不平之鸣,像江河决口那样突然喷发出来,真有劈空而起,锐不可当之势。在诗人所处的时代,那些纨裤子弟,不学无术,一个个过著脑满肠肥、趾高气扬的生活;他们精神空虚,本是世上多余的人,偏又不会饿死。而像杜甫那样正直的读书人,却大多空怀壮志,一直挣扎在饿死的边缘,眼看误尽了事业和前程。这两句诗,开门见山,鲜明揭示了全篇的主旨,有力地概括了封建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。

从全诗描述的重点来看,写「纨裤」的「不饿死」,主要是为了对比突出「儒冠」的「多误身」,轻写别人是为了重写自己。所以接下去诗人对韦济坦露胸怀时,便撇开「纨裤」,紧紧抓住自己在追求「儒冠」事业中今昔截然不同的苦乐变化,再一次运用对比,以浓彩重墨抒写了自己少年得意蒙荣、眼下误身受辱的无穷感慨。这第二个对比,诗人足足用了二十四句,真是大起大落,淋漓尽致。从「甫昔少年日」到「再使风俗淳」十二句,是写得意蒙荣。诗人用铺叙追忆的手法,介绍了自己早年出众的才学和远大的抱负。少年杜甫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。他博学精深,下笔有神。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,咏诗眼看就与曹植相亲。头角乍露,就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、诗人王翰的赏识。凭著这样卓越挺秀的才华,他天真地认为求个功名,登上仕途,还不是易如反掌。到那时就可实现梦寐以求的「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」的政治理想了。诗人信笔写来,高视阔步,意气风发,大有踌躇满志、睥睨一切的气概。写这一些,当然也是为了让韦济了解自己的为人,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突出自己眼下的误身受辱。从「此意竟萧条」到「蹭蹬无纵鳞」,又用十二句写误身受辱,与前面的十二句形成强烈的对比。现实是残酷的,「要路津」早已被「纨裤」占尽,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矛盾无情地嘲弄著诗人。诗中写了诗人在繁华京城的旅客生涯:多少年来,诗人经常骑着一条瘦驴,奔波颠踬在闹市的大街小巷。早上敲打豪富人家的大门,受尽纨裤子弟的白眼;晚上尾随着贵人肥马扬起的尘土郁郁归来。成年累月就在权贵们的残杯冷炙中讨生活。不久前诗人又参加了朝廷主持的一次特试,谁料这场考试竟是奸相李林甫策划的一个忌才的大骗局,在「野无遗贤」的遁辞下,诗人和其他应试的士子全都落选了。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就像刚飞向蓝天的大鹏又垂下了双翅,也像遨游于远洋的鲸鲵一下子又失去了自由。诗人的误身受辱、痛苦不幸也就达到了顶点。

这一大段的对比描写,迤逦展开,犹如一个人步步登高,开始确是满目春光,心花怒放,那曾想会从顶峰失足,如高山坠石,一落千丈,从而使后半篇完全笼罩在一片悲愤怅惘的氛围中。诗人越是把自己的少年得意写得红火热闹,越能衬托出眼前儒冠误身的悲凉凄惨,这大概是诗人要着力运用对比的苦心所在。

从「甚愧丈人厚」到诗的终篇,写诗人对韦济的感激、期望落空、决心离去而又恋恋不舍的矛盾复杂心情。这样丰富错杂的思想内容,必然要求诗人另外采用顿挫曲折的笔法来表现,才能收到「其入人也深」的艺术效果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,诗人再也不能忍受像孔子学生原宪那样的贫困了。他为韦济当上了尚书左丞而暗自高兴,就像汉代贡禹听到好友王吉升了官而弹冠相庆。诗人十分希望韦济能对自己有更实际的帮助,但现实已经证明这样的希望是不可能实现了。诗人只能强制自己不要那样愤愤不平,快要离去了却仍不免在那里顾瞻俳徊。辞阙远游,退隐江海之上,这在诗人是不甘心的,也是不得已的。他对自己曾寄以希望的帝京,对曾有「一饭之恩」的韦济,是那样恋恋不舍,难以忘怀。但是,又没有办法。最后只能毅然引退,像白鸥那样飘飘远逝在万里波涛之间。这一段,诗人写自己由盼转愤、欲去不忍、一步三回头的矛盾心理,真是曲折尽情,丝丝入扣,和前面动人的对比相结合,充分体现出杜诗「思深意曲,极鸣悲慨」(方东树《昭昧詹言》)的艺术特色。

「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!」从结构安排上看,这个结尾是从百转千回中逼出来的,宛若奇峰突起,末势愈壮。它将诗人高洁的情操、宽广的胸怀、刚强的性格,表现得辞气喷薄,跃然纸上。正如浦起龙指出的「一结高绝」(见《读杜心解》)。董养性也说:「篇中……词气磊落,傲睨宇宙,可见公虽困踬之中,英锋俊彩,未尝少挫也。」(转引自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》)吟咏这样的曲终高奏,诗人青年时期的英气豪情,会重新在读者心头激荡。诗人经受着尘世的磨炼,没有向封建社会严酷的不合理现实屈服,显示出一种碧海展翅的冲击力,从而把全诗的思想性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此诗通篇直抒胸臆,语句颇多排比,语意纵横转折,感愤悲壮之气溢于字里行间。全诗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笔法,而且语言质朴中见锤炼,含蕴深广。如「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」,道尽了世态炎凉和诗人精神上的创伤。一个「潜」字,表现悲辛的无所不在,可谓悲沁骨髓,比用一个寻常的「是」或「有」字,就精细生动得多倍。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,以散为主,因此既有整齐对衬之美,又有纵横飞动之妙。所以这一切,都足证诗人功力的深厚,也预示著诗人更趋成熟的长篇巨制,随着时代的剧变和生活的充实,必将辉耀于中古的诗坛。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创作背景

此诗作于公元748年(唐玄宗天宝七载),时杜甫37岁,居长安。韦左丞指韦济,时任尚书省左丞。他很赏识杜甫的诗,并曾表示过关怀。公元747年(天宝六载),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,李林甫命尚书省试,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,并上贺朝廷演出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。杜甫这时应试落第,困守长安,心情落寞,想离京出游,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。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,倾吐了仕途失意、生活潦倒的苦况,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。

公元748年,韦济任尚书左丞前后,杜甫曾赠过他两首诗,希望得到他的提拔。韦济虽然很赏识杜甫的诗才,却没能给以实际的帮助,因此杜甫又写了这首「二十二韵」,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出路,就决心要离开长安,退隐江海。杜甫自二十四岁在洛阳应进士试落选,到写诗的时候已有十三年了。特别是到长安寻求功名也已三年,结果却是处处碰壁,素志难伸。青年时期的豪情,早已化为一腔牢骚愤激,不得已在韦济面前发泄出来。

今存最早的杜集(如宋王洙本、九家注本、黄鹤补注本等)版本都把此诗置于第一首。虽然现在文学史家都认为这并非杜甫最早的作品,但却公认这是杜甫最早、最明确地自叙生平和理想的重要作品。

诗词作品: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词作者:【 唐代 】 杜甫 诗词归类: 【社交】、【读书】、【壮志】


朝扣富儿门,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文章结束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陨石猎人俱乐部 陨石猎人俱乐部

朝扣富儿门的作品注释



1.“朝扣”句——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诗原句: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”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天文美食烹饪家 天文美食烹饪家

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 欣赏及解析



天宝7年,杜甫在长安困守十年,当时的宰相李林浦掌权,杜甫二次科举考试都被压制,不仅没有做到一官半职,生活也非常的困难,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,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。韦左丞(即韦济)。韦济出生名门世家,祖父、伯父,父亲是唐朝三代宰相,韦济的父亲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世交,杜审言虽然官做的不大,但是诗词写的好,是当时的文化名人,杜甫和韦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诗中的〝丈人〞为尊称(韦济是杜甫的长辈)。韦济以词翰知名,在当时的文坛享有很高的地位,并且身居高位,也非常欣赏杜甫。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韦济的干谒之作,杜甫希望通过这首诗希望韦济能够向朝廷推荐自己,所谓的“干谒”是指用诗的形式去拜见一些著名的官员和人物,让他援引自己。“干谒”是当时文人自我推荐的一种方式,李白,王昌龄,王勃,都这样干过,也是唐朝推荐人才的一种方式。就是在这个背景下,杜甫写了这首诗。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

纨绔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

丈人试静听,贱子请具陈

甫昔少年日,早充观国宾

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

赋料扬雄敌,诗看子建亲

李邕求识面,王翰愿卜邻

自谓颇挺出,立登要路津

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

此意竟萧条,行歌非隐沦

骑驴十三载,旅食京华春
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

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

主上顷见征,欻然欲求伸

青冥却垂翅,蹭蹬无纵鳞

甚愧丈人厚,甚知丈人真。

每于百僚上,猥诵佳句新

窃效贡公喜,难甘原宪贫

焉能心怏怏,只是走踆踆

今欲东入海,即将西去秦

尚怜终南山,回首清渭滨。

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

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?

这首诗历来被史学家,文艺评论家誉为是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第一首最优秀的诗,都认为杜甫在这以后,诗歌的创作达才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的高度,喜欢杜甫的诗的非常有必要了解这首千古名作。

杜甫一上来直抒胸臆,没有任何乞怜之态,满腔的怨恨不平之鸣毫无掩饰。这里“丈人‘’是尊称是指韦济(长辈的尊称),"贱子”,是谦称是指杜甫自己。

富家的子弟天天游玩也不会饿死,清寒的读书人即使力奋斗也还是没法子,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,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诉说。

接着杜甫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所经历的事情,其中的“甫昔少年日,早充观国宾”,唐玄宗有一道诏令:天下凡是有任何一相才能的人,通过推荐可以直接参加殿试,24岁的杜甫参加了,这个“观国宾”杜甫就是指这件事。我(杜甫)''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",词赋堪比杨雄,诗歌可以和曹植媲美。李邕求我认识他,王翰愿意给我做邻居,这些都是因为我的少年扬名的原因。

这里做点解释:扬雄少年好学,口吃,博览群书,长于辞赋,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。所谓“歇马独来寻故事,文章两汉愧杨雄”。曹植更不用说了,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曾经这样评价曹植:世间“才”如果是按照十斗计量的话,曹子建占到八斗,我(谢灵运)占一斗,天下文人加起来占一斗,这也是“才高八斗”的来源。李邕为 行书 碑法大家,少年成名,书法风格奇伟倜傥,王翰也是当时最著名的边塞诗人。

杜甫对自己年轻时候游学洛阳,长安评价是极高的,满怀凌云壮志,理想也是非常崇高的,这种干谒诗是绝对没有半点自卑的,而是高亢的、满怀自信的自我推荐。

正因为我(杜甫)是那么突出那么优秀,一旦我进入官场,凭我的才华立即要占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(立登要路津嘛),占据这个很重要的很高的位置不是为了自己名和利,不是为了求田问舍,而是为了"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",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圣主明君,让君王成为尧舜那样的君王,让天下太平,匡济天下苍生,让人民安居乐业。

但是“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”,我(杜甫)如今不仅没有“登要津”而且一路上还在孤独的歌唱,然而我不想去做一个隐士,我只是一个非常失意的、不得志的读书人。我旅居京华,生活非常的艰难和困顿,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,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看到这里的时候,都不仅潸然泪下,一个伟大的诗人,竟然流落到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”天天吃的是别人的“残杯与冷炙”,诗人的命运太过于凄苦和悲惨。

这几句诗的急转直下,在艺术上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,人们的情绪从:“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” 到“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”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强烈的反差,理想和现实巨大的落差,使年轻的杜甫成熟起来,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社会的底层。这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们这么看重这首诗的原因。

接着写到这次天宝六年的制举“主上顷见征,欻然欲求伸”,“欻然”是忽然的意思,这次制举,李林浦没有推荐一个人,这个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 野无遗贤 ”。杜甫先把自己比作‘’青冥‘’,自己准备飞上高天的,结果大鸟却折翅膀了,自己准备是想跳龙门的,鲤鱼却也到处碰壁(纵鳞指鲤鱼竖起鳞),哎呀,只有“丈人”您对我厚道啊!每每在百官之中,推荐我的新作!我真的愧对您啊!

蹭蹬:困顿之态。猥:是一个谦词,表示承蒙您照顾的意思。

杜甫这里用了两个典故,‘’贡公喜‘’和‘’原宪贫‘’,贡公喜是指,汉代时期贡禹和王吉是一对好朋友,贡禹听说王吉被皇上重用了,所以很高兴,因为王吉重用后就可以推荐宫禹了。这里杜甫自比宫禹,王吉比韦济,期待韦济再次援引自己,同时也很坦率的说自己不愿向原宪那样过着贫寒的生活,而无出头之日。(原宪是孔子的学生,甘愿清贫而隐于朝野),但是内心一直很郁闷,这就是“心怏怏”,而“走踆踆”表示自己已经进退两难了,甚至萌发了离开长安(西去秦)而“东入海‘’隐居去,但是又非常留念终南山,表达了不甘就这样放弃而又没有任何办法的矛盾的心里。

这首诗的结尾杜甫用了两个典故,‘’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”,出自[【左传 宣公二年】,晋国重臣赵宣子赵盾有一次出去打猎,在桑树底看到一个大汉,饿的快不行了,就叫随从给他弄了一碗吃的,没想到这个大汉只吃了一半,剩余的准备带走,赵盾就问他为什么带走,这个大汉就告诉他,母亲三天没吃饭了,带点回去给母亲吃,赵盾感叹这个孝子就多给了一碗饭带回家。多年以后,赵盾被皇帝追杀,眼看要被捉,这时一个士兵反戈一击,救了赵盾,赵盾问这个士兵,为什么救他,士兵说我就是那个您送我饭的灵辄啊 ,这个典故杜甫是为了表达自己准备离去,但自己却不如灵辄没有报道韦济恩情。

‘’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?‘’也是一个典故:出自【列子】,说是一对父子,儿子在海边游玩,海上的海鸥每每非常接近人,用手随便就可以抓一只,儿子晚上回去告诉父亲,父亲就给儿子说,那你明天抓一只回来喂养,第二天,海鸥看到儿子就再也不靠近岸边了,也再也不和人亲近了,杜甫表达的意思是我准备去做海鸥行走江湖,再也不被人驯服的意思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三维网页设计师 三维网页设计师

朝叩富门暮随肥马尘什么意思



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意为:早上敲过富贵人家的门,黄昏时见肥壮骏马飞奔带起的尘土。

1、扣:敲击,肥马:指达官贵人所骑的肥壮之马,早晨去拜谒权贵,轻扣朱门,傍晚又追随马后,满身灰尘,形容依附权贵的窘迫情况。

2、该句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,全诗内容是,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,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百花争艳 百花争艳
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!饥饿动即向一旬,敞衣何啻悬百结。都什么意思?



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”出自杜甫的诗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后面还连着两句内容“ 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”写杜甫穷困的时候,早上敲打豪富人家的大门,受尽纨袴子弟的白眼,晚上尾随着贵人肥马扬起的尘土郁郁归来。成年累月就在权贵们的残杯冷炙中讨生活。
“饥卧动即向一旬,敝衣何啻联百结”出自杜甫的诗《投简咸华两县诸子》写的是他晚年经常挨饿抱病,动不动卧床十来天,衣裳则是补丁重补丁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古道西风瘦 古道西风瘦

红楼梦诗词赏析——51.朝扣富儿门



朝扣富儿门(第六回) 

朝扣富儿门,富儿犹未足。

虽无千金酬,嗟彼胜骨肉。

[说明]

此诗见甲戌本、戚序本第六回正文开头,已卯本附夹一纸上,有“题曰”字样,当是曹雪芹所作的“标题诗”。

[注释]

1.“朝扣”句——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诗原句: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”

[评说]

刘姥姥为生计忍耻求助于贾府,而“钟鸣鼎食之家”的贾府中人如凤姐却对财富犹未足餍,反而向刘姥姥告艰难说“不知大有大的难处”。最后总算给了微不足道的二十两银子打发了她。不料刘氏受恩不忘,在后来厄运降临贾府时,能仗义救巧姐出火坑,则其胜过巧姐之骨肉“狠舅奸兄”多矣!

作者友人敦诚有《寄怀曹雪芹沾》诗云:“劝君莫弹食客铗,劝君莫叩富儿门。残杯冷炙有德色,不如著书黄叶村。”可知雪芹也有过如刘姥姥那样不得不向人借贷的经历。说不定敦诚也看过《红楼梦》抄本,正是用此诗中用过的话,倒过来劝说雪芹呢!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无限潜力激发者 无限潜力激发者

什么是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含义?



1.谜面
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

谜语类型

打一股市词语

谜底

全天走势

2.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(打一成语)(打一成语谜语)

谜底:不依不饶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晨曦微露 晨曦微露

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什么意思



早上敲开富豪人家的大门拜见,晚上跟随马后风尘仆仆归来。

1、原句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,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”,意思是早上敲开富豪人家的大门拜见,晚上跟随马后风尘仆仆归来。

2、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用户心智模型塑造者 用户心智模型塑造者

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,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”这两句诗具体是什么意思?



译文:早上敲过豪富的门,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。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,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笔墨书香浓 笔墨书香浓
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,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.这两句诗具体是什么意思?



早上敲打富贵人家(曾经以朋友身份相交的王侯权贵)的大门,黄昏才见到肥壮骏马飞奔带起的尘土(权贵归来),谁知道,他却只拿出残羹冷炙来“招待”,原来寒士(亦或是落魄的读书人,或是遭贬谪的官员)的命运处处都是悲辛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知识领域拓荒者 知识领域拓荒者

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描绘了诗人杜甫


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”,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笔下。它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贫寒潦倒的生活。


早晨,诗人不得不敲开贵族富人的大门,卑躬屈膝地乞求赏赐。傍晚,他只能在富人策马扬尘的道路后面,捡拾他们遗落的马粪,用作燃料。


诗句中的“富儿”和“肥马”代表了权贵阶层的奢华,而“朝扣”和“随尘”则体现了诗人地位的低微和内心的屈辱。杜甫虽有才华满腹,却因生不逢时而无法施展抱负,只能在贫困中度日。


这句诗不仅揭露了唐代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,也反映了杜甫作为士大夫的失意和悲愤。它成为后世文人表达怀才不遇之情的经典名句。


晨昏拜访权贵之门,日暮时分随肥马奔腾扬尘而去,这昭示着盛唐达官显贵的生活模式。李白《蜀道难》以“朝扣富儿门”为始,刻画出巴蜀山川险峻、蜀人生活艰难的图景,再现了盛唐繁华景象与蜀中苍凉悲苦的强烈对比。诗人通过蜀道之险揭露了时代弊端,暗示了安史之乱的爆发,寄寓了对盛唐由盛转衰的感慨。此诗既是一幅蜀道风光图,也是一曲时代悲歌,更是一面盛唐社会的照妖镜。


赞同 0 0 发布于 2024-04-16 09:49 回复
本月热门
最新答案